您的位置首页  长沙文化

湖南长沙的发展历史长沙红色革命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

  5月25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学平教授带队到富源县大河遗址调研

湖南长沙的发展历史长沙红色革命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

  5月25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学平教授带队到富源县大河遗址调研。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杨艳,县文物管理所相关干部陪同调研。

  2006年,吉学平担任大河遗址发掘队领队,到富源大河深入发掘距今约有4万年的古人类遗迹。时隔十四年,吉学平再次回到大河遗址察看,对大家讲起了当年出土文物情况和考古发掘工作情况。吉学平表示,大河文化历史悠久,文物资源十分丰富,文物部门要进一步做好文物保护和传承工作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

  在现场,杨艳为专家组详细介绍了大河文化的发展,并表示,我县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认真按照专家提出的要求,总结专家们提出的意见建议,加大对遗址的保护力度。

  据了解,该遗址位于富源县城东南约十七公里的大河镇茨托村所属的癞石山。山体是一个由三叠系灰岩构成的小包,山前为一古湖盆,山后有大河自北向南流去,山体洞穴发育。茨托村村民费召友在承包该山并进行开山炸石时,无意中发现了一洞口,内有村民所谓龙骨等物。1998年云南省地矿厅的专家们听闻消息后对此进行了前期调查,确定了此为旧石器时代遗址。同年云南省科委资助试掘及研究其地质背景,初步断定为旧石器时代晚期。2000年以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分别组织了2次小规模的发掘,发现了大量石制品、动物化石、人牙化石和火塘、石铺地面等遗迹。

  在之前的发掘工作中,专家们发现两个不同时代的旧石器洞穴文化遗址。其中,一号洞发现大量石器和原始人的用火遗迹——灰坑;二号洞则发现一可能的石器加工场和原始人用于装饰成进行原始宗教仪式的养料——赭石。在首期发掘中,共发现石器石制品三百多件,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化石一千多件。

  大河旧石器文化遗址的突破性发现,成为云南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链接,串起了云南的人类文明史,也让我们可以探寻远祖们的活动足迹,为寻找早期智人、研究现代人起源这一重大科学势点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寻宗问祖是人类的本性湖南长沙的发展历史,追根溯源是民族的传统。这里不仅见证着旧石器时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结晶,还揭示着现代人起源的密码。

  会制造和使用工具是古猿类朝着人类方向演化的一大飞跃长沙红色革命。自从达尔文进化论发表以来,各国有志于研究人类进化史的专家学者就没有停止过探寻古人类遗址工作。

  2007年4月8日,是一个让全富源人乃至全省、全国人特别是考古工作者兴奋不已的日子!全国所有报纸、电台、电视台长沙红色革命、新闻网站均发布2006年度中国十大考古发现新闻:云南富源大河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名列200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榜首。在此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国际上50多家新闻媒体和报纸杂志竞相作了宣传报道。

  位于富源县大河镇茨托村癞石山的大河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海拔1743米,地理坐标北纬25°32′12″,东经104°18′37″,依山傍水,气候宜人,土地肥沃,植被茂丰。

  说起大河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发现,就不能不提及刘经仁老人了。他原籍大河镇癞石山旁妙吉湾村,云南省地矿局离休老干部,1998年春节期间回老家探亲,听远房亲戚述说在癞石山炸石现出洞穴和发现“龙骨”的事情后,凭着数十年地质工作经验判断,癞石山洞穴可能存在早期人类活动遗迹。这一发现引起省科委、省地矿局专家的重视。经过3年的地质考察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标本采集和科学研究,初步认定属于距今4万年至10万年的晚更新世旧石器时代遗址并发表了研究成果。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这一发现高度重视,及时向国家和省文物局申报考古发掘项目。从2001年4月至2006年5月,省、市、县文化(文物)部门人员参与的联合考古调查组,3次对大河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进行科学的考古发掘,共获取2000余件包括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石片等成品石制器和半成品石料,以及100余件东方剑齿象、中国犀、巨貘长沙红色革命、猕猴、虎、黑熊、鬣狗、野猪湖南长沙的发展历史、牛、水鹿、羚羊、竹鼠、豪猪等动物化石,还发现古人类用火遗迹——灰坑及大量烧土、烧骨和人工铺成的砾石地面,更为可喜的是发掘出2枚古人牙化石。该遗址的文化层年代,经国内权威专业学科单位对此测定为距今3.5万年至4.4万年之间。这一发现在国内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发掘中十分罕见,能同时发现大量石器、人类化石和人工铺设地面及用火遗迹,在国际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发掘中尚属首次。该遗址发现的石制品既有本地区文化的传统特点,又有典型的欧洲莫斯特文化和勒瓦娄哇技术特点,是莫斯特文化在我国南方的集中体现,它表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发生于中国南方的时间早于中国北方,也或许意味着不同的交流路线。

  大河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于2000年4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12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2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发掘及研究成果公布后,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张森水、高星、黄慰文3位教授亲临现场指导发掘,美国依阿华大学、夏威夷大学、华盛顿史密森研究院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纽约大学《人类进化》杂志社和韩国忠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以及香港考古学会、广州中山大学、广州博物馆、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派专家教授前来考察发掘,参观标本,并著文予以肯定和评价。张森水研究员感慨地说:“人工垫石地面上分布的大量石制品,是远古人类为改善居住环境而留下的遗迹,可以通俗地比喻为史前时期的屋内装修。两枚人牙化石的发现时间都与重大历史事件日子相对应,一枚是9月11日,另一枚是10月1日,这很容易让人深刻记忆。”旧石器考古学家黄慰文教授肯定地说:“富源大河的石制品中有大量莫斯特文化和勒瓦娄哇技术特征,这是我们等待了几十年的发现。”中国考古学会徐苹芳会长介绍说:“云南富源大河旧石器洞穴遗址有文化内涵,代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考古界的一种追求。”曾留学法国且专门研究莫斯特文化的张璞博士认为:“富源大河的石制品无论是技术学上还是类型学上都与典型的莫斯特文化无异,简直就像欧洲莫斯特文化的翻版。”《北京日报》发表专文论述:“长期以来,旧石器时代的文明只在欧洲地区熠熠生辉,而亚洲地区一直默默无闻,以至于科学界有一种论断,认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地区是旧石器文明缺失的地带。大河遗址反映出亚洲与欧洲一样,拥有高度发达的旧石器时代。”

  富源大河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是世界文明史上揭秘人类进化关键时期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对于研究现代人的起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